20万以内家用轿车, 日产天籁凭啥一直卖的好? 看完你就明白了
- 2025-07-25 11:27:56
- 267
当前,国内B级车市场已然进入高度内卷化阶段,从智能化配置到豪华概念,各种噱头层出不穷。然而,无论市场如何变化,汽车作为一辆家用座驾,始终需要回归到高端与舒适这一核心本质。东风日产天籁正是这样一款不被潮流裹挟的经典车型。在传承极致舒适性的同时,它在设计、性能和品质上均进行了全面优化,以更贴合用户需求的方式诠释了自己的产品理念。而如今,天籁(看资讯)更以12.78万元起的价格提供送全险优惠,同时附加动力总成终身质保服务(具体请咨询当地经销商)。在浮躁的竞逐浪潮中,天籁(用车口碑)的独立与专注显得难能可贵。如果你正在寻找一款耐用可靠又兼具品位的座驾,天籁值得一看。
在选车的时候,颜值总是吸引眼球的第一要素。天籁在这一点上确实下了不少功夫,让我们看看这些设计上的变化。
首先,前脸设计有了大刀阔斧的改动。之前那个中规中矩的V-motion设计已经被彻底抛弃,取而代之的是纵列式格栅加金色装饰,这让整个车头有了一种公爵的派头。闪烁式LED大灯搭配三段式设计,远远看过去就像是一头蓄势待发的猛兽,瞬间提升了整车的气场。
侧面线条也经过了大幅度调整。腰线明显上移,结合狭长的轮眉和宽大的轮毂,运动范儿扑面而来。记得09年我刚入行那会儿,天籁被称作“四个轮子上的移动沙发”,而现在这款车显然是朝着“西装的方向去了,彰显出一种不羁的风格。
尾部设计也是别有洞天,双出排气和造型独特的尾灯让人眼前一亮。整体感觉就是,日产这次确实敢玩出新花样。我在试驾时停车在路边,一位开奥迪A6的哥们都忍不住多看了几眼,这无疑展现了天籁的新魅力。
再来说说内饰配置,科技感虽然来得有些迟,但总算是赶上了时代潮流。坐进驾驶舱后的第一印象是——终于不土了!三幅式方向盘上的触控按键,用起来非常顺手。12.3英寸中控屏反应速度很快,UI设计比上一代提升了不少。前两年看到那么多自主品牌在这方面的进步,有点替日产捏把汗,好在这次他们算是跟上了节奏。
让我最惊喜的是那64色氛围灯,晚上开车的时候整个座舱仿佛变成了小型迪厅。这些细节绝对是在迎合年轻人的口味。至于舒适性,日产还是保持着它的一贯优势。全新的人体工效学座椅坐上去后就不想离开,尤其是腰部支撑设计得非常到位。长途驾驶300公里后甚至没有感到腰酸,这点真的很让人满意。
日产天籁的空间体验充分体现了对生活品质的深度理解。车长4906毫米、轴距2825毫米的加持,让车内拥有宽裕的乘坐空间。无论是前排驾驶者还是后排乘客,腿部和头部空间都十分充足,尤其适合有老人和孩子的家庭。长时间乘坐不会感到拥挤,反而能够轻松活动,保持舒适状态。家庭出游时,后排宽敞空间让孩子们有足够的活动范围,老人也能舒适地伸展双腿,减少疲劳感。
车内座椅采用新一代Multi-Layer人体工学设计,三层缓冲材料为身体提供柔软包裹,3D侧翼支撑则有效防止驾驶过程中身体晃动。特别是在城市拥堵路段频繁启停或高速公路长时间巡航时,座椅能减缓身体负担,防止疲劳积累。每一次踩下油门、握紧方向盘,座椅都默默地给予支持,让身体保持放松,提升了驾驶的舒适度和安全感。
主驾座椅升级至12向电动调节,配备8向电动调节和4向电动腰托,使用者只需轻轻调整,即可打造出最适合自己的坐姿。加热功能在寒冷冬日带来温暖呵护,通风功能则让炎热夏季更舒适。按摩功能能够在堵车时起到放松身体的作用,缓解疲劳。记忆功能更是方便,节省了调整时间,让每次上车都能快速找到“我的专属空间”。
日产天籁的动力系统体现了品牌对舒适驾驶和性能平衡的追求。搭载的2.0升自然吸气发动机,最大功率115千瓦(156马力),峰值扭矩197牛·米,配合CVT无级变速箱,带来的是平稳连贯的动力输出。这套动力系统非常适合日常生活,无论是上下班拥堵路段还是城市慢速驾驶,都能保证动力响应及时且平顺,避免了过多的换挡顿挫感。对于家用车来说,这样的动力表现正好满足了舒适性和经济性的需求,让驾驶变得轻松愉快。
如果你喜欢更有激情的驾驶感受,2.0T涡轮增压发动机无疑是更好的选择。它拥有179千瓦(243马力)的最大功率和371牛·米的峰值扭矩,动力强劲,涡轮介入迅速,能够带来明显的加速推背感。高速行驶时,2.0T发动机提供的充沛动力让超车变得轻松自如,驾驶时的信心大大提升。配合CVT变速箱的线性加速,驾驶体验更为顺畅,动力输出堪称丝滑。
当然,对大多数购买者来说,自吸发动机已经足够满足日常需求。无论是上下班代步,还是偶尔的自驾游,这套动力系统都有着不错的油耗表现和可靠性。在经历了涡轮增压技术的各种问题之后,很多消费者开始倾向于这种相对传统的发动机选择,因为它更少惹麻烦,相比一些德系车随时可能出现的问题,它显得更加可靠。
不得不提的还有静谧性车舱内采用全维降噪静音科技,双层玻璃和高分子PVB薄膜夹层有效隔绝噪音,减少外部环境对座舱的影响;在车辆顶部、底部、前围等创新使用双层吸隔音棉材料,同时对易发生振动的钣金件,增加阻尼垫抑制振动,最大限度阻隔并吸收车内外的噪音;ANC主动降噪系统的车内麦克风实时侦测发动机与环境噪音,通过扬声器发射同频率反向声波,有效降低噪音;ATR主动式扭力拉杆系统通过电子单元控制监控发动机振动,产生反向振动,阻止发动机噪音和振动通过副车架传递至车内。
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,日产这样的调整可能是为了优化产品线,提升整体的燃油经济性以及降低维护成本。但对于习惯了过去那种动力体验的用户来说,转变可能需要时间适应。最终选择哪种配置,还是得看各位车主自身的需求和预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