爆胎被困无人区, 问界M9卫星通话 61 分钟, 车主亲历细节曝

  • 2025-07-29 01:16:51
  • 993

据赛力斯集团副总裁康波7月26日透露,7月25日,一名问界M9车主在青海德令哈无人区遭遇爆胎,因网络中断无法求助,最终通过车载卫星通信eCall功能成功发起救援,通话时长长达61分钟,这也是行业首例卫星救援案例。

一、卫星救援如何突破地理极限?

此次事件中,车主身处无地面网络覆盖的无人区,手机和车机均无信号。

问界M9搭载的分布式车载卫星通信模块与北斗卫星直连,通过eCall功能一键触发后,系统自动发送车辆精准经纬度信息,并建立卫星语音通道。

救援团队从德令哈市区出发,翻越3座大山、行驶100公里非铺装路,全程通过卫星通话实时同步进展,最终耗时11.5小时完成救援。这种“定位+语音”的双重保障,彻底打破了传统救援依赖地面网络的局限。

二、61分钟通话背后的技术底气

问界M9的卫星通信模块采用车规级抗干扰设计,支持360度全向搜星,即使车辆发生侧翻也能自动对星。

对比仰望U8等车型的卫星系统,问界M9不仅实现紧急呼叫,还能在行驶中保持稳定通话,且信号覆盖半径达30米,车主离车后仍可通过手机共享卫星通信能力。

值得注意的是,该功能需额外订阅(年费约2000元),但紧急救援通话无需用户付费。

三、行业破局:从概念到实战的跨越

此前,尽管比亚迪、吉利等车企已布局卫星通信技术,但多停留在通信功能演示阶段。问界M9此次将卫星通信与道路救援深度整合,首次验证了极端环境下的实战价值。

更关键的是,其救援响应机制已形成闭环:卫星信号触发救援工单→云端调度就近团队→卫星实时追踪进度→现场检修与人员转移。

这种“技术+服务”的双重创新,或将倒逼行业重新定义高端车型的安全标准。

四、用户需要关注什么?

对于普通消费者,需注意三点:一是卫星通信在高纬度或密集山区可能存在信号衰减,建议提前规划路线;

二是紧急情况下需长按eCall按键3秒以上确保信号发送;

三是订阅服务包含基础导航和语音通话,受卫星带宽限制,目前暂未支持视频传输等功能。此外,问界M9的卫星救援目前仅限中国大陆地区,跨境使用需额外申请权限。

五、未来:卫星通信会成为新标配吗?

此次事件后,行业焦点已从“能否实现”转向“如何普及”。有观点认为,随着北斗系统完善和通信成本下降,卫星救援可能在3-5年内成为50万级以上车型的主流配置。

但也有质疑声指出,卫星模块的硬件成本(约5000元/台)和订阅费用,可能导致其长期停留在高端市场。

更值得关注的是,当卫星通信与自动驾驶、智能电网深度融合,或将催生“空天地一体化”的全新出行生态。

卫星救援是否会成为高端车型的标配?普通消费者是否愿意为这一功能买单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。